【車訊網 報道】2022年9月,試駕型格混動版時曾感慨,本田最新推出的第四代混動技術,率先應用在型格而不是雅閣,真是要把年輕人寵壞了。畢竟,雅閣比型格高一級。如今,這款中型轎車的第11代車型,已經進入廣汽本田,新車動力十分誘人——不僅是第四代i-MMD雙電機,還增加了插電,可以掛綠牌。那么,它與混動相比,有哪些進化?與純電相比,有哪些擅長?帶著這些問題,我試駕了這款換代新車。
第11代雅閣的動力分為兩款:2.0插電混動版和1.5T燃油版,先羅列一下數據。
2.0插混版:2.0直噴阿特金森自吸發動機,最大功率109千瓦/6100轉/分鐘,最大扭矩182牛米/4500轉/分鐘,壓縮比 13.9:1;驅動電機最大功率135千瓦,最大扭矩335牛米,綜合工況百公里油耗1.54升,最低電量時的綜合工況百公里油耗4.88升(均為WLTC標準),排放標準國6b。
1.5T燃油版:1.5T直噴渦輪增壓發動機,最大功率141千瓦/6000轉/分鐘,最大扭矩260牛米/1700-5000轉/分鐘,壓縮比10.6:1,綜合工況百公里油耗6.6-6.8升(WLTC標準),排放標準國6b。
打開機倉蓋——倉蓋由兩根液壓桿支撐,內壁鋪著黑色毛氈,倉內顯得滿滿當當——原本屬于發動機+變速器的空間里,如今又多出雙電機。
本田最新的混動技術,是第四代i-MMD,核心是直噴阿特金森發動機,將第三代的歧管噴射改為缸內直噴,且在燃燒過程中,分成幾次噴油,從而提高效率,降低油耗。再結合13.9的高壓縮比,以及高剛性曲軸等,早就出不錯的性能,最大熱效率41%。
與發動機合力的,是雙電機,一臺用于驅動,另一臺用于發電,兩臺電機都在發動機的對面,通過變速器聯為一體。驅動電機是永磁同步電機,最高轉速14500轉/分鐘,最大功率135千瓦,最大扭矩335牛米。
關于這套混動的駕駛體驗,之前在型格試駕報告里詳細講述過,本文不再贅述。本文講述的第11代雅閣插混版,正是在上述混動基礎上的進化,包括增大動力電池、添加充電接口,等等。
增大動力電池——型格混動版的動力電池,容量1.05千瓦時,而雅閣插混版的容量是17.7千瓦時,純電續航至少82公里(WLTC標準)。這便是插混版的亮點——電池容量大,純電續航相對比較長,只要上班單程沒超過42公里,住宅或單位具備充電條件,就可以將它作為純電車使用,節省燃油花費。如果問為什么不把純電里程再加長一些,當然可以做到,擴大電池容量就是了,但還得考慮空間、重量、售價,總得有個平衡,不能只顧一頭兒。
順便說一句,雅閣插混的純電續航,用的是WLTC標準,而有些車用NEDC標準。簡單說,NEDC是老標準,我沒記錯的話,已經誕生二三十年了。而WLTC是新標準,前幾年剛剛出現,數據更加貼近事實。
雅閣插混的動力電池,位于后橋的前方,吊裝在底盤上。據介紹,它能與空調協作,氣溫較低時,利用空調制熱回路為電池加熱;氣溫較高時,利用空調冷媒回路進行水冷,從而保證低溫或高溫環境下,電池都能發揮出應有的性能。這套系統還支持手機APP,可以提前設置,預開空調。
添加充電接口——是插混與混動的另一個區別。雅閣插混版的車身左側,后部是加油口,前部是充電口。行李廂里備有充電線,使用220伏交流電充電。有人抱怨交流充電站很少,尤其新建的,基本都是直流快充。事實上,這種設計主要是針對私人使用,比如您的車位可以拉線、裝插座,每天晚上到家后就把線接上,比去充電站省事多了,還便宜。如果住宅與單位都不具備這種條件,插混恐怕就有點兒不適合了,還是考慮混動吧。不外接充電的話,插混就相當于混動。
除了動力電池與外接充電,第11代雅閣插混版的另一大亮點,是底盤。它采用的是自適應懸架,通過6軸傳感器檢測車輛狀態,并以此為依據,對4輪減振器的阻尼,用電磁閥門進行調整,或軟或硬,不僅可以得到更為舒適的體驗,同時有利于安全行駛。
這種電磁減振器并不稀罕,中型車往上,時??梢?。與雅閣同級的中型車里,偶爾也能見到,但有些只裝了2支,雅閣這回是四輪全裝上了,挺夠意思。
至于變速器,是混動專用的電子式無極變速器(E-CVT),擋位操縱為按鍵式,燃油版依舊是傳統擋把。兩者相比,按鍵沒有傳統擋把的“操作感”,但用起來特簡單,按一下就成。每個人都會有屬于自己的喜好,按鍵與擋把,各有各的擁護者。我自己的車是手動擋,對自動擋沒什么興趣,但對于按鍵式,我倒是覺得挺不錯,起碼很省事。
接下來,談談駕駛感受——試駕體驗為期1天,歷經高速公路、市區道路和市郊公路,主要感受是:
1,平順性非常出色——起步既平穩又迅捷,加速過程很線性,中后段加速依然很有力。
這個感受其實并沒有出乎意料,去年在型格混動版上就曾體驗過。雅閣是中型車,比型格高一級,綜合感受隨之更好一些。與加速相比,我更愿意把平順性放在第一位,因為它能讓您獲得享受,有種俗話說的檔次感。
五星級酒店與快捷商務酒店都有一張床,都能睡覺,但感受差異極大。汽車也是如此。經濟車與豪華車都有四個輪子,都能跑的挺快,可車里的氛圍有著天壤之別。雅閣不是豪華車,它只是一輛中間檔次的中級車,但帶給人的享受,恐怕不止是中檔。這次試駕,讓我找回26年前,第一次駕駛雅閣時的感覺,車廂安靜、內飾典雅、座椅舒適、加速暢快。
出于電動機的特性,純電車的加速往往非常棒,但也由此帶來一個弊端——容易暈。尤其是駕駛技術不好的人,如果一腳電門踩下去,像燃油車踩地板油那樣,眼前瞬間一黑不說,搞不好還會失控。開車的都能這樣,坐車的就甭說了,早就暈的找不著北了。本田混動技術在這方面的表現很出色,加速時既平穩又迅捷,整個過程很線性,挺舒服。
2,懸架非常出色——減振阻尼可調,或軟或硬。
汽車懸架的調校主要分為3類:1,以運動為主,偏硬;2,以乘坐為主,偏軟;3,兩者兼顧,取中。如果想要良好的性能,又要求坐著特舒服,那就有點兒像一句老話:既讓馬兒跑,又不讓馬兒吃草。不過,自從有了懸架可調,這個問題已經迎刃而解。
剛才說到,雅閣插混版裝備的是自適應懸架,根據傳感器的數據,實時改變減振器的阻尼。在駕駛中,很容易就能感受到主動懸架的優勢——彎道中的支撐很不錯,車身姿態控制的挺好;遇到顛簸,又能過濾的基本讓人滿意。在我們的行程中,恰好在一家度假村里,發現一段碎石路,來回試了幾圈,感覺不錯,尤其是站在路旁,只見車輪不停地上下抖動,車身基本保持水平。
穩定性好的由來,不止是懸架,同時包括該車的低重心設計、輕量化設計(約1.7噸),以及后橋附近的動力電池。
3,噪音控制非常出色——車廂里很安靜。
在高速公路上,即使把時速加到140公里,車內也相當安靜,唯有后排座能略微感受到一丟丟胎噪。在100/120公里的狀態下,噪音低到幾乎可以忽略,輕柔的音樂完全不受影響,根本用不著加大音量。這種感覺實在太棒了。
市區道路行駛時,以電動機為主,靜謐性極佳,這一點似乎沒什么可說的,因為所有電車差不多都這樣。關鍵在于,我們試駕那天,出發前沒充電,從頭到尾都是在虧電狀態,發動機需要經常啟動——什么時候啟動,除非低頭看儀表,否則是無法察覺的。
4,混動很智能——根本無需駕駛者操心。
它的驅動分為純電動、混動和直驅,純電動主要用于起步和市區道路,混動主要用于上坡,工作方式是發動機驅動發電機,然后把電提供給電動機——跟增程式的工作模式相同,再有就是發動機直接驅動車輪,主要用于高速行駛。
聽起來似乎挺復雜,其實駕駛者根本用不著操心,都由系統去完成。有點兒像昔日的傻瓜相機,只需按快門,其它的一切,全交給機器。
5,駕駛輔助很齊全——打燈就能自動并線。
駕駛輔助方面,具有自適應巡航、車道居中保持、車道偏離預警、碰撞預警、交通標志識別等功能,這些都是目前較為常見的。此外還有幾個比較新穎的,第一是無白線情況下的跟車功能,即便路上沒有標線,車道保持系統也能正常工作,跟隨前車行駛。
第二是彎道智駕,通過攝像頭識別前方彎道的曲率,自動將車速調整至最為合適的水平,從而使車輛平穩過彎。
第三是穿行先知,起步狀態或低速行駛時,系統能自動判斷前方路口是否存在穿行,如果發現,通過抬頭顯示、儀表盤、中控屏告知駕駛者,避免碰撞發生。
第四是變道后衛,變更車道時,系統會自動探測旁邊車道是否有車接近,如果發現有危險,會立即報警,并提供方向盤操作輔助中止變道。
第五是變道智駕,時速超過70公里時,輕撥轉向燈,系統便會輔助操作方向盤完成變道。途中我試了好幾次,頗有點兒自動駕駛的味道。
上述這些輔助功能,廠家將其稱為“SENSING 360”,依靠的是諸多傳感器提供的數據,比如前方攝像頭、前方雷達、后側方雷達,以及前6后6、共12個聲吶傳感器。
最后,再說3個與駕駛有關的配置。
首先,方向盤的下面,有2個換擋撥片。左手處的“-”,其實是能量回收。盡管遇到彎道,系統可以自動降速,但如果想自己控制,就撥動它。我特別喜歡這個設計。沿盤山公路下山時,有了它,就可以幾乎無需踩剎車,還能充電,既帶來安全又能得到一些實惠。比那些把能量回收控制鍵集成在中控屏里的做法,強太多了。
其次是抬頭顯示,這個配置似乎越來越多見,并不新鮮,可我想說的是,它的顯示界面清晰度很高,閱讀很方便。如果您不理解這句話的意思,找輛某品牌的車試駕一下,就能發現,不同品牌的車,顯示效果差異很大。
最后是自動泊車,它能在對應5種情況下的停車及縱向出庫,即便是無劃線車位也能完成,而且是油門、方向、擋位全自動。泊車耗時約50秒,在我最近半年試過的車里,速度是最快的(其它車大都在1分鐘左右)。
為期一天的試駕結束,歸還車輛時,儀表顯示全天共行駛185.7公里,平均油耗4.0升。這是在虧電狀態下所取得的油耗——早上出發時,動力電池只剩下一格,儀表顯示純電續航里程為0公里;到了晚上,動力電池依然只剩下一格。
對于油耗4升的表現,我與2位同車人都感到有些意外。因為這一天的駕駛,基本上屬于不太“客氣”,有過無數次的急加速,在高速公路上也始終頂著140開,在場地拍照的那幾個小時,始終沒熄火,空調一直開著——面對種種不利狀況,最終油耗才4升,可見它的效率真的很高。換句話說,那就是技術真的很先進。
最后的總結:
通過實地體驗,這款新車的亮點主要是:平順性好,加速有力,噪音低,駕駛輔助與智能網聯方面的內容挺豐富。當然,插電混動,恐怕是更大的亮點。
雖說這幾年電動車的聲音很高,但它只適合一部分需求,尤其是那些以日常通勤為主的人。面對排放管理,混合動力是個比較靠譜的解決方案,一是不存在里程焦慮,二是符合排放要求,三是在很大程度上杜絕了安全隱患。
第11代雅閣在混動基礎上,增加插電,基本可以做到日常通勤依靠純電行駛,大幅度降低了使用成本??芍^一車抵兩車,頗有優勢。即使沒時間充電,有了這么低的油耗,那些為了節省油費而打算買電動車的人們,恐怕得三思了,畢竟現階段還是燃油車更靠譜。
更多內容:第11代雅閣外觀內飾有哪些亮點。如您用電腦或平板電腦閱讀,點擊下圖可直接進入。
新一代雅閣在外觀方面的主要亮點是車身修長,搭配掀背式車尾,有些轎跑的氣質。內飾方面的亮點主要在于溫馨的配色、細膩的材質、多變的氛圍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