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車訊網 報道】 3月28日,特斯拉“退一賠三”案當事人韓先生在社交平臺發布消息稱: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依法裁定駁回特斯拉的再審申請,三年多的案子終于有了定論。特斯拉被判向車主韓先生退還購車款并賠償三倍金額,這也是特斯拉第一次在國內的“退一賠三”案中敗訴。
來回顧一下事件經過。2019年6月,天津車主韓先生在特斯拉官方網站購買了一輛經官方認證的二手Model S。8月24日,韓先生駕駛該車以120km/h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時,突然“車發出嘭的一聲,剎車,電門完全癱瘓,一并跳出五個故障碼”。
事故發生后,車輛被拖車公司托運到特斯拉服務中心,經服務中心檢查告知,此車的電池傘閥、保險等損壞,需要更換,電池無法接電,需要更換完配件再進行檢測。隨后,韓先生委托天津本地檢測機構檢測后發現,該車C柱及后翼子板有切割焊接,判定為事故車。
韓先生要求特斯拉免費更換一輛安全的汽車,遭到特斯拉方面拒絕。特斯拉方面認為,在原車主使用車輛期間,車輛在行駛變道時發生極為輕微的碰撞剮蹭事故。根據現場照片、定損協議書、事故認定書以及維修單等證據,可以證明事故只傷及車身左后部葉子板及后保險杠邊緣及輪轂表面,完全沒有傷及車輛安全結構,不構成重大事故或者結構性損傷;特斯拉公司對該事故也不知情,不存在欺詐的故意。且涉案車輛不存在重大事故,也不存在因更換葉子板而產生結構性損傷,特斯拉公司在銷售車輛時未實施任何欺詐行為,向韓先生交付的車輛完全符合“沒有重大事故以及火燒泡水”的銷售承諾,韓先生的訴訟請求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,應當全部予以駁回。
于是韓先生將特斯拉告上法庭,經過審理,法院認為,涉案車輛的維修確實涉及到大面積切割、焊接等,這種修理方式和程度必然對消費者的購車意愿產生重要影響,而特斯拉公司僅僅告知車主“車輛不存在結構性損傷”,尚不足以達到應有的信息披露程度。不論從積極的作為還是消極的不作為來說,特斯拉公司都符合欺詐的客觀要件。
因此,法院一審判決撤銷韓先生與特斯拉汽車銷售服務(北京)有限公司簽訂的《二手車訂購協議》,特斯拉在判決生效十日內向韓潮退還379700元購車款,并依照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》規定賠償1139100元,即“退一賠三”。
然而特斯拉方面并不認可這一判決,并提起上訴,2021年9月,二審駁回特斯拉上訴,退賠車主韓先生共計151萬余元。2022年3月,一張關于特斯拉再審申請書的圖片在網絡流出,圖片內容顯示,特斯拉不服二審判決,并申請再審。今年3月,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依法裁定駁回特斯拉的再審申請,認定特斯拉欺詐銷售成立。
目前雙方仍有民事訴訟正在進行中,一起是特斯拉起訴韓先生索賠代步車使用和維修費共計77萬余元,還有兩起是韓先生與特斯拉的名譽權糾紛案件。韓先生表示,“退一賠三”案的裁定結果是雙方名譽權糾紛案的依據,他對后續案件的勝訴很有信心,并表示“如果勝訴,特斯拉公開道歉就是時間問題了。”